星语特殊儿童教育机构
  咨询热线:
020-87063619  13316059590
当前位置

家长必读: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十个问题

发表时间:2019-06-08 09:02

家长必读: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十个问题

1、家长怎么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家长的建议,总结了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2、什么地方可以诊断孤独症?

一般来说,各地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中的儿科及综合医院的儿科可以诊断孤独症。

公认的权威诊断机构包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山大学第三医院等。

3、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证实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有效?

根据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目前有十一种治疗方法是科学实验证明对孤独症孩子有效的,包括:前因包(Antecedent Package)、行为包(Behavioral Package)、幼儿综合行为治疗(Comprehensive Behavior Treatment for Young Children)、联合注意干预( Joint Attention Intervention)、示范(Modeling)、自然教学(Naturalistic Teaching Strategies)、同伴训练 (Peer Training Package)、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行事历 (Schedules)、自我行为管理(Self-management)和以故事为基础的干预模式(Story-based Intervention Package)。简单地说,这些都是在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基础上所产生的康复教育方法。

一些国内家长比较熟知的方法,包括:图片交流方法(简称PECS)、孤独症儿童和沟通弱能儿童的治疗和教育(简称TEACCH)、地板时光(简称DIR)和感觉统合治疗等都不在这十一种方法里面,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分清主次。  

4、为什么开始康复训练前要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

因为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不同,进行评估可以让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更有针对性。目前国内经常用到的评估方法有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简称PEP-3,国内应用的版本简称CPEP)、基本语言和学习技能评估(简称ABLLS-R)、语言行为评估课程(简称VB-MAPP)。这些评估一般都可以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然后由专业的行为分析师与孩子进行互动后,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  

5、家长怎样和孤独症儿童沟通?

家长是孩子重要的沟通对象,也是孩子通向社会的重要介质,不能进行沟通是一件很困扰和容易让孩子发脾气的事情,从而导致一些不恰当行为的发生。家长一方面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要教孩子学会沟通,如果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基本的沟通方法就能够有效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具体策略有:(1)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其需求和功能;(2)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并正确运用;(3)学习行为干预策略,不强迫孩子沟通;(4)学习某些专业的沟通技能,如:图片交流系统(Pictures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简称PECs)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工具。  

6、家长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处理问题行为?

孤独症儿童由于沟通能力的缺乏,会通过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作为家长,首先要知道针对不同的问题行为该如何去应对,以避免问题行为变成了孩子的一种不适当的沟通方式。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在问题行为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进行干预,不要等问题行为已经变成了长期存在的问题或者具有严重伤害性的行为后再想办法去解决。 

7、带孤独症儿童参加聚会家长应注意什么?

(1)提前告诉朋友们你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而这些表现又代表了什么。比如:你的孩子对于陌生人跟他打招呼会捂住耳朵,避开视线,这是他的自我保护和不愿意与人沟通的表达方式,如果对方继续再和孩子打招呼,那么就有可能引发问题行为。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跟你的孩子点个头是可以被接受的问好方式,这样就能够避免聚会时的尴尬了。(2)要让朋友知道你的孩子不是捣蛋鬼,只不过他的行为需要慢慢规范,而身为家长的你已经在开始逐步干预了。(3)有些孩子喜欢在别人的家里到处溜达,家长要提前问清楚哪些房间是不许进入的,或者直接拜托朋友把不可以被进入的房间锁好。(4)如果你的孩子对有些食物过敏,你可以提前告诉对方,或者主动要求带食物与大家分享。  

8、孤独症儿童将来能自食其力吗?

如果坚持科学干预和持续支持,相当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将来能具备独立生活能力,能在支持环境下就业,实现自食其力。对于其能力得到很好开发和训练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还能取得很大成就,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9、孤独症儿童可以正常上学吗?

孤独症儿童具有法律保护的就学权利。由于客观存在的社会交流和沟通障碍,孤独症儿童需要科学的康复训练,需要融合环境的支持,康复训练效果越好,接受教育的障碍就越小。  

10、孩子患有孤独症,家长应该怎样生活?

(1)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要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孤独症。把孩子和自己关在家里,不和外界沟通,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尴尬,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孩子的突发情况,或者是孩子已经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要学会去应付这些让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情,挺起胸膛,带着家人和孩子走入社会。(2)不要太过在意身边人的眼神或者是想法,我们实在不需要那些负面的东西。如果你觉得别人的眼神或者行为让你觉得自卑,不敢去面对,那么就要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因为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和举动让你觉得羞愧,还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去改变这些行为,教孩子应该在公众场合如何去应对。如果是后者,我们要赶紧端正自己的心态,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才会带动你身边的人逐步接受。(3)学会如何控制住孩子糟糕的脾气。这点不容易做到,但是为了你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你们都能够过正常的生活,作为家长必须要学会这点。要分析和给孩子的行为找到恰当的表达途径,要懂得在公众场合如何使孩子从发脾气快速变得安静。有时候,一些音乐、电子产品、食物和辅助沟通工具都可以达到这个功效。(4)保持自己的心境开朗,懂得幽默,并且坚持锻炼身体。要懂得观察自己是不是过度劳累,情绪上是不是快要透支,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喘息的机会,只有当家长的心态和身体情况良好的时候,才能够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副标题

2020-12-17
很多孤独症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家长因为认为患病儿童学习能力差就放弃了其学习的机会,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对于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而言不断的学习意义非凡,不仅仅能够增强其的知识面,对于更好的激发起脑部的活力更是有很好的作用,是其更接近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
2020-11-13
现如今孤独症是孩子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性疾病,其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的大,更是会对孩子的成年工作以及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及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干预作用巨大,所以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期就应该格外注意,尤其以下几点更是不容忽...
2020-05-06
老师(家长)与孩子的坐位方法为了方便教学或者家庭训练,在老师(家长)与孩子的坐位上也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大致上有以下几种:1、针对于多动、安坐能力不足、目光对视、注意力不好的坐位方法2、针对于有一定的安坐能力、基础能力及开音训练时的坐...
2020-04-17
很多家长向老师反应,为什么孩子在星语机构里表现很好,回到家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呢?     这个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一、环境原因:     孩子从小到现在,居家生活的环境和机构的环境要求不同,居家时,孩子们的需求都能够及时得到满足,特别是...
2020-04-09
自闭症国家补助条件:1。年龄范围为3-6岁[**年龄不超过6岁]。2。经卫生部门认可的诊断机构确诊的孤独症儿童。资助对象为符合城乡康复要求的贫困自闭症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贫困自闭症儿童。3。救助标准:中央每年为每个救助对象提供1....
2020-04-09
1、 持何种态度: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准备的家长来说,这是晴天霹雳。这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是对家长和家庭的严峻考验。正因为如此,父母的责任更为重要。父母必须拿出12点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现实和孩子。1、 对于缺乏自闭症知识的父母来说,用心去接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