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闭症儿童的特质与辅导策略发表时间:2020-04-17 12:36 自闭症儿童有许多特质和其他孩子不同,会造成他们有沟通方面及说话不清楚的问题,以下分项介绍: 自闭症儿童在沟通方面的特质 特质一:对复杂的指令理解能力差 般来说,自闭症的儿童对于复杂的指令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他们不看说话者的脸, 当父母对儿童发出要求时,儿童一点反应都没有,常造成父母很大的困扰和失望。 ◎对复杂的指令理解能力差的辅导策略: 对儿童说话时要儿童看着你,如果儿童没有看着你,可以用手将儿童的脸转向你。用简单的话和手势来要求他,例如你要儿童去拿鞋子准备出去,你可以对儿童说:「拿鞋。」并且配合手势指向放鞋子的地方。 特质二:听觉记忆差 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以视觉来学习,其视觉记忆较听觉记忆佳。 ◎听觉记忆差的辅导策略: 父母可以用手势、图卡或是沟通板图片、文字来帮助儿童加强理解力和沟通能力。 特质三:固执性强,缺乏适应的能力 很多自闭症儿童很固执,他们坚持要玩一样的玩具、吃同样的食物,或是走同样的路线,一有改变就哭闹不停。例如:小明是二岁的儿面,每天母亲开车送他到幼儿园都走同一条路线,但是有一天母亲走了另条路,小明开始发脾气,母亲不知道小明为什么哭,后来才知道原因 ◎固执性强,缺乏适应能力的辅导策略: 父母可以用相机拍出二种不同路线的照片,再加上一张幼儿园的片。解释给小明听的时候,用简单的字,加上手势、图片来加强小戰理解力,帮助他了解两条路都可以到幼儿园。每个星期挑一天走不够线,慢慢加强小明的适应力,减少固执性。 特质四:需要教导替代性的沟通方式 自闭症的儿童可能不会用口语表达,这些无口语的儿童有沟通的圈望和需求,但是很难用口语来表达,或是会用的口语很少,不足以表边他们的想法,造成很大的挫折,进而产生许多偏差的行为。 ◎需要教导替代性之沟通方式的辅导策略: 每个人都有沟通的权利,即使是无口语的儿童也有其它沟通方式,例如:肢体语言、手语、图片、字卡,都可以帮助儿童加强沟通的能力和效果。 在早期辅导时就应该教儿童基本的肢体语言和手势来加强理解和通能力。另一方面可用图片配手势、手势配合手势、手势配合物品等加强沟通效果,主要目的是训练儿童用图片、字卡沟通。等儿童学会代的沟通方式后,有时也可以顺带增进儿童的口语能力。 等儿童上学了,在学校老师可以设计视觉图片、文字行事历,利用这些视觉提示,帮助儿童知道他每天的课程和活动。在家父母可以同样以图片、文字来安排儿童在家的活动。 特质五:社交互动能力和沟通能力差 想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必须从家人开始,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在家中学到基本沟通技巧后,父母要设计不同的情境,加强自闭症儿童与外人,或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沟通。 ◎社交互动能力和沟通能力差的辅导策略: 重点是要辅导自闭症儿童,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人产生互动,来达到沟通的效益,走出自我封闭的情况。 对有口语的儿童,用剧本方式来排演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父母根据儿童的能力和互动的对象,写一些台词和内容,来让儿童排演,然后应用在实际情况中。事后评估剧本成功率,再加以修正。 对没有口语的儿童,则用沟通板,图片、文字等方式来沟通。预测儿童在不同环境的重要需求,制作沟通图片,训练儿童用手指认的方式,或是选图片的方式来表达意思。 特质六:刻板和重复性的行为 很多自闭症的儿童有强制性的刻板行为,这些会重复出现的行为造成家长或辅导者的困扰。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观察儿童这些刻板行为代表的意义,而不是用行为制约的方式强迫矫正,参见表4-1中这五种案到的可能意义及其辅导策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星语特教机构 表4-1《刻板行为的意义与辅导策略》
上一篇自闭症干预方法家长一点通
下一篇祥仔的教学案例分享
|